夏季防晒需注意啥 掌握几招防晒黑晒伤

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可以引发皮肤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日晒红斑;即晒后2至7小时日晒部位出现红斑、肿胀,重者发生水疱、自觉灼痛,12至24小时达高峰,数日后红斑消退,出现脱屑。多见于至海边或高原游玩后引起的日晒伤,皮肤白皙的人更易发生。

长期日光照射还会加速皮肤衰老,表现为光暴露部位皮肤粗糙、皱纹增多和色素加深,皮肤弹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红斑形成,称为皮肤光老化。
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不但可以引起皮肤光变态反应,还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红斑狼疮及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疾病诱发或加重。
而长期、严重的日光照射甚至会引起DNA变性,破坏脂质、蛋白质,导致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皮肤肿瘤
防晒化妆品每天外用一次不够
暴露日光15至30分钟前在暴露部位使用遮光剂,主要为面、手背、双上肢、颈部等所有光暴露部位。涂抹尽量均匀,并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涂搽量以1分硬币大小产品涂敷于全面部为宜。
外出后应每隔2至3小时重复涂抹。如游泳、擦洗、过分的出汗和摩擦等剧烈活动后宜重复使用遮光剂。
过敏体质人少吃光敏性食物
食用了较多的光敏感性植物,并经强烈日晒后引起的严重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称为植物日光性皮炎,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人群中。
植物日光性皮炎好发于夏季。常见的光敏感性的植物有灰藜、芹菜、苋菜、紫云英、小白菜油菜菠菜无花果、野菜、酸菜、苦菜、野生油菜、荠菜、野木耳、柠檬、豌豆、芒果、雪里蕻、刺槐花、白杨树叶等;泥螺等动物;光敏性药物如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雌激素类、噻嗪类利尿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维A酸以及中草药如独活、白芷、补骨脂、荆芥、防风、白鲜皮等也容易诱发光敏感。
误区:防护系数越高越好?
在防晒化妆品上会标识有SPF、PA字样。
SPF,指的是UVB段紫外线日光防护系数,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发生日晒红斑的能力。SPF值越大,防日晒红斑效果越好。
PA,指的是UVA防晒系数:是评价防晒化妆品对皮肤晒黑的防护指标,根据所测PFA值的大小,标识产品防护UVA的等级(PA),以反映产品防护UV晒黑的能力,标识方式:当PFA值<2,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当PFA值为2至3,标识PA+。
防护系数的选择要合适,不要盲目选用高系数的防晒化妆品,因为防护系数越高,产品引起局部皮肤刺激的可能性也越大。大部分防晒化妆品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化学性防晒)和紫外线反射剂(物理性防晒)。紫外线吸收剂是利用其分子本身的特性来吸收紫外线,再将紫外线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去。紫外线反射剂则采用了不透光粉体覆盖肌肤,在肌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从而对人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评价防晒化妆品的功效多数采用防晒指数(SPF、PA)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指数值越高越好。过高则意味着在该产品中大量使用了紫外线吸收剂和反射剂,而过高含量的吸收剂和反射剂,会带来皮肤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和使用上的不适感。

视频推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