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名家南怀瑾 历史上姓吴的名人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他不仅精通儒、释、道思想精髓,而且坚持习武、习禅,怡然得享92岁高寿。

有记者采访时得知,南怀瑾先生长寿的关键之一,是坚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4小时)。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出现“睡眠亏空”,反而神康体泰。

仔细推敲,原来南怀瑾先生睡觉的两个时辰并非随随便便,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他健康的奥妙全在坚持这“子午觉”。

南怀瑾曾表示:“根据我的体验观察,正子只要闭眼睡着三分钟,就等于睡了两个钟头;正午时,哪怕只有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南怀瑾进一步解释认为,人体的健康全靠有规律的“养”,只有遵循经脉气血运行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能使身体达成和谐。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养生名家南怀瑾

南怀瑾:把番薯当主食

南怀瑾:91岁,1918年出生,国学大师。

2007年,南怀瑾在太湖湖畔修建了一座占地200余亩的太湖大学堂,亲自开堂授课。

如今,91岁的南怀瑾依然每天在太湖边讲学、会客、阅读、写作。据和他相熟的编辑说,每天下午两点以后到晚上10点以前是他的工作时间,接待客人、处理事务,10点以后他开始读书写作,一直到凌晨7点睡觉。

南怀瑾的饮食比较有特点,每天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都是一小碗稀饭。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也是以番薯粥为主食招待客人。

南怀瑾养生很重视一个“静”字,他说:“世界上的人们拼命消耗能源和资源,拼命追求享受,等于在加快消耗生命。所以,保持健康长寿,必须要学会‘静’。”

南怀瑾常常说,一个人先要会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会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否则,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受清福,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候,硬是享死了。究其原因,是害怕寂寞。”

历史上姓吴的名人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泰伯:生于公元前12世纪,寿九十一岁。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历。季历子昌有圣瑞,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泰伯、仲雍为遂父志,而奔荆蛮,断发文身,建勾吴古国,从者千余家。筑泰伯城,凿伯渎港,传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吴姓后裔奉为始祖,卒后葬铁山(在鸿山镇),为江南第一古墓。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承恩:(?~公元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淮安山阳人。约生于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极群书,诗文雅丽。嘉靖二十三年贡生,授长兴县丞,隆庆初,归山阳,放浪诗酒。身后诗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纲编纂成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复善谐剧,着杂记数种,名震一时,尤以《西游记》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吴三桂:(1612~1678)字长白,明末清初高邮人。崇祯年间,以总兵镇山海关,李自成陷京师,夺三桂爱妾陈圆圆,三桂乃引清兵入关,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国。三桂受封为平西王,镇云南。后叛清,自称周帝,旋病死。

吴丹:(744-825),唐常州晋陵人,字真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正字。累历协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宪宗元和五年,迁太子舍人。穆宗长庆二年,以驾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随韩愈赴镇州宣慰王庭凑。使还,拜谏议大夫。官至谏议大夫。能诗。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

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铭道:(1671-1738),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诸生。受博学鸿词荐,不赴。从此不应科举。有小说《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中国著名画家,画和国画都有很高造诣。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受教于徐悲鸿,后赴法国留学,不久转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提倡现实主义美术,重视基础训练和艺术修养。其油画作品造型准确、色调和谐,肖像画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吴有训:字正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江西宜春人,原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他于1916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0年6月毕业于数理化部。1921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次年回国。1927年8月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多所高等学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

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

平原君赵胜(?-前251)是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赵惠文王之弟。他任赵国宰相时,礼贤下士,门下宾客至数千人。惠文王死后,孝成王继位,他继任宰相,受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故城西南),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汉族,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赵岐(约108~201年),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按隶续谓其家在荆州古郢(今湖北江陵)城中。初名嘉,字台卿,后避难故自改名字。少明经,有才艺,善画。桓帝时因得罪宦官党羽,惧受祸,变姓名逃匿北海(今山东昌乐西北)卖饼。安丘(今山东安丘东北)孙嵩看出赵岐不是普通人,把他带回家中,藏于复壁之内三年。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作《孟子章句》,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后拜太仆,出使关东。又拜太常,年九十余卒。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或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娶李清照。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起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知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赵宗燠,爱国科学家,著名燃料化工学家、能源和环境保护专家。1957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65年起任石工业部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顾问。为新中国石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视频推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