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预防

调理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附近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目前临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腕背侧舟月关节、足背中跗关节等处)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腱鞘囊肿。而大关节的囊性疝出另外命名,如膝关节后方的囊性疝出称腘窝囊肿,或Baker囊肿。(故存在混乱之处,尚待商榷。)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
更多>>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偶尔在膝关节前下方胫前肌腱膜上也可发生这类粘液退行性变囊肿,胆因部位较深,诊断困难。

  2、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检查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因囊内液体充盈,张力较大,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性感觉。如囊颈较小者,略可推动;囊颈较大者,则不易推动,易误为骨性包块。重压包块有酸胀痛。用9号针头穿刺可抽出透明胶冻状物。

更多>>
  腱鞘囊肿的病因是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构成的,过度劳动,反复持重还有感染都可能成为腱鞘囊肿的病因。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女性患病的比男性多一些。腱鞘囊肿的病因还有过份劳损、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或者是感染等因素,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的发病部位会有轻微酸痛感,囊液变多时就会变硬而且有压痛的感觉。如果患处在手腕处,就也会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酸痛、放射性痛,严重的话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
  想治疗腱鞘囊肿的话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挤压让其破裂,慢慢的自己行吸收,但是这种方法治疗后复发的情况很多.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手术治疗腱鞘囊肿,创伤大费用高而且会影响患病关节活动很久。
更多>>
  诊断方法
  1.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的囊性肿块。
  2.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基底固定。
  3.X线摄片示骨关节无改变。
  与其他骨质疾病的区别
  腱鞘囊肿与其他骨质疾病的区别
  腱鞘囊肿需与腱鞘巨细胞瘤、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纤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区别。
  囊肿张力较大时,质地虽较硬,但仍有弹性和囊性感,由于肿块有一蒂部固定,因而无移动性。一般无压痛或有轻压痛。位于手指近节掌侧的籽状囊肿,由于肿块小而坚硬,常误认为是骨质增生。发生于肌腱内的腱鞘囊肿可随肌腱的活动而移动,按压一端时,可使肿块向另一端移动或膨大。
更多>>
  1.用热水洗手足。在劳累后应用热水对患处进行冲洗,使局部气血通畅,可促进血液循环。    2.进行自行按摩。劳动后各关节疼痛不适,适时活动关节,并由浅入深进行自行按摩。   3.旋转手腕关节。可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以缓解疼痛。旋转手腕是简单的运动之一。转动手腕约2分钟。    4.小心使用工具。使用工具时,勿将压力集中于手腕基部。尽量使用手肘及肩膀。   5.多食水果蔬菜。如油菜、青菜、芹菜以及桔子、苹果、生梨、山楂等,以补充维生素和均衡营养。
更多>>
  1、基本治疗
  治法: 活血散结,疏调经筋(在筋守筋)。以囊肿局部阿是穴为主。
  腱鞘囊肿图册
  主穴: 囊肿局部阿是穴。
  配穴: 发于腕背者,加外关;发于足背者,加解溪。
  操作: 囊肿局部常规消毒,用较粗的毫针在囊肿的正中和四周各刺入1针,以刺破对侧的囊壁为度,留针20~30分钟,出针时尽量摇大针孔,每日1次。
  方义: 《内经》指出“在筋守筋”,故取局部阿是穴采用点刺法,可起到活血散结,疏调经筋的作用。
  2、其他治疗
  三棱针法 选取阿是穴,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掐持囊肿,右手持三棱针对准囊肿高点迅速刺入,将表层囊壁刺破,并向四周深刺,但勿透过囊壁的下层,然后摇大针孔并快速拔针,同时左手用力挤压囊肿,尽量使囊内的粘稠状物全部排出,然后常规消毒并加压包扎3-5日,一般1次即可。若囊肿未全消或复发,可于1周后再行治疗1次。
  中医认为腱鞘囊肿是因筋膜劳伤致气血瘀滞而成。故中医疗法以通经舒脉、理气活血为原则,以修复受损筋膜为要点,合辩证施治、标本兼顾之理念,故在治疗腱鞘囊肿一症上具有独特优势。
更多>>

热门科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