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之饮食要言、动静说等

  做到饱中有饥,饥中有饱。应该明白,太饱会伤肺,太饥会气,太酸会伤筋,太咸会伤骨,所以说,应当学会吃清淡的饮食,吃的时候应细嚼慢咽。如果吃了米脂类食物在腹中,也就不要饮酒入肠。人在吃时,应当除去烦恼。

儒家养生之饮食要言、动静说等

儒家养生之饮食要言、动静说等


  如果别人在饮食时,也不能对别人发怒生气,这会使人受到惊吓,夜梦太多。每次饮食时,不能吃太多肉食,多吃肉食会滋生百病。要少食肉类,多食饭,少食酢菜、腌菜,并且不要食生菜、生米、小豆及陈臭的食物,也不要饮用不洁的酒。面食使气孔堵塞。不要食生肉,生肉伤胃,一切肉类都须煮熟,趁热食下。吃了东西后应当漱口数次,这使你的牙齿不坏,口中生香。吃了热食后,用冷水漱口的,会使口中充满臭气,引起龋齿病。而且,吃了热食咸物后饮用冷酢浆水,易失声。凡是吃热食出汗后不要当风,易头痛生病,使人目涩嗜睡。每次饭后,应用手擦脸及腹,使津液畅通。饮食后应当慢步而行数百步,行后,用手按摩腹部数百遍,以消食畅气,对人的好处很大,不但使你能食,且百病不生,这样之后,认为自己有所修为而精神愉快了。饭饱后即睡,会生百病,食物得不到消化而积聚腹中。饱食后仰卧会形成气痞,引起头风,如受了寒的,寒未解又食热食物,会形成刺风。人不能够夜食,或者说夜食不能过醉过饱。吃饭时思虑太多,做劳苦之事,有损身体,这是虚损人。

  动静说:世间的事物,龟安静而且长寿,蟾蜍也安静而且长寿;鹿好动而长寿,猿也好动而长寿。龟与蟾蜍能够服气;鹿与猿食良草美果,再加上逍遥于山林之中,所以能够获得长寿。如牛、马也是一个静一个动,而不能长寿,是因为它们被人为用来进行劳役。前人多说,人能够静默,必定长寿,很在理。有的好动,也长寿。要知道动静对于人来说,不可勉强;喜静就静,喜动就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都是人之常情。更像静中也有动读书,动中也有静垂钓,无论动静,总归于自然,心情开朗,就可以养身。如心情不开旷,静也不是,动也不是。最静的人,食后也宜散步,舒调气血。好动的人,也宜默坐片刻,以凝形神,像这样,即使不服气,不居山林之中,也往往能够长寿。

  六余之养 :牙齿与骨相连,经常叩齿,能益养骨气。头发与血液相连,一天梳一次,能活动血气。耳朵与肾相连,经常揉耳,能补肾气。头顶与骨髓相连,善于养护头顶,能温暖脊髓。指甲与筋脉相连,不要剪指甲,以保全筋脉之气。说话时牵动中气,少说话,能养气。对耳力的保养措施,是要常常吃饱;对目力的保养方法,是要经常瞑目;对手臂手指的保养,是要经常屈伸运动;对大腿的保养,是要经常走路。夏天要让内脏清凉,冬天要使内脏温暖,背与腹下部,在夏天也宜温暖;胸乳与心脏,在冬天也宜温热。沂阳生说:通过自身的调节、宣畅、参与、佐助的方法,很好的安顿我们的身体,使之得以养育发育,使自己与天地有机的融合,这需要我们细心地领悟。

  养生之法,应当使三关经常处于调和的状态,这是固精强骨的方法。三关:口为心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三关调和,五脏和谐则全身无病。

  保养精血 :很多人不懂得保养身体,不是以纵情肆欲伤害心性,就是以劳累损伤筋骨,心性受伤则神气消靡,筋骨受伤则肢体偏废,甚至瘦的完全没有肌肉,那么他的身体状况就可想而知了。身体一垮,他的寿命也可想而知了。难道说善于养生的,不是先保养好身体作为修养心性的前提吗?善于治病的,不是先治疗这个身体作为重新振作的基础吗?

  教养小孩:文王的父母有胎教的方法,这是圣人的教化,没有涉及常人。所以常人养育孩子,十岁以下时,依照礼仪稍微适当学习,而不能下苦功求精致求进度,否则必会使小孩失心惊惧,更不能用杖罚,否则也会使小孩得癫痫。这样的作为,是很令人痛心的。但也不得让孩子太过散漫,使其心志浮浪。也不能称赞孩子聪明,尤其不能诽毁小孩。十一岁以上,得渐渐严加管教。这是养育孩子的总纲。不照这个方法,使小孩遭受创伤,这是父母严重摧残孩子,不能怨天尤人。

  教养小孩须顺自然之理,大概儿童的性情,是乐于游戏而害怕受到限制。像刚刚萌芽的草木一样,让它宽松地直向上长,它就生机盎旺;而把它弯曲盘折,它就病态焉焉。教养儿童也是如此,必须让他们向盎旺的一面发展,让他们心中充满欢快,那么儿童自然会不停地进步。这就譬如春风春雨滋润着花卉草木,花卉草木莫不萌芽开花,自然一天—月地不断长大。如果受到冰霜击打,则其生机被扼杀而一片萧瑟景象,必然一天一天趋向枯萎天亡。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不时,不食。食不语,寝不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改变气质,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茶能解渴,也能至渴,多饮面黄,也少睡。酒虽可以陶性情、通血脉,也招风败肾,烂肠腐胁,饱食之后,尤宜戒之,饮酒不宜暴及速,恐伤破肺,当酒未醒大渴之际,不可吃水及饮茶,多被酒引入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不嫉不求:嫉妒,是嫉贤害能,妒内争宠,苛求是贪图名利,怀想仕途恩惠,嫉妒每每表露在功名事业相当、权势地位相等的人之中。苛求表露在钱财相接、仕途相近之际。希望造福于自己,必须除去害人之心,嫉妒不除去满怀都是荆棘,苛求不除去,满腔都是卑污,不要揭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长处,施舍于人不要挂在心上。年轻时体质柔弱的人老了反而强健,谨慎说话,节制饮食,懂得满足,行为持之以恒,时间长了会好处无量。耳朵想听各种优美的声音,眼睛想看各种艳丽的色彩,嘴巴想吃各种美味,这都是情欲,人们不分尊贵与卑贱,愚笨与聪明,追求都是一样的,圣人所不同的是能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古代得道的人,生命之所以长寿,声、色、美味能够长久的享用,是他们早已养成了尊生宗旨,尊生的宗旨早定,就知道对生命早加爱惜,精血就不会衰竭。秋天冷的早,冬天一定暖和,春天雨水多,夏天必然干旱。人和天地道理一样,古代修养身心与治理天下的人都要效法天地万物。万物从人的身上吮吸生命之汁太多了,所以人的生命常常很快耗尽。不仅万物吮吸人的生命之汁,人自己也在损耗他的生命来为天下人操劳,而自己却始终不察觉。外部的功名虽然建立了,可是自身的生命却已亏损,以至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有口不能吃,心中烦乱,口说胡话,精神恍惚,临到死时,神经错乱,惊恐万状,行动失常。耗费心力到了这种地步,岂不可悲吗?

  智慧的人长寿吗?仁义的人长寿吗?孔子说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不是由他们的命运决定的,而是他们自找的,不按时起居,不调节饮食,不劳逸适度的人,各种疾病就会袭来,夺走他的性命,嗜欲无厌贪求不止的人,各种刑罚就会加诸头上,夺走他的性命,以少犯众,以弱欺强,恼怒无常,采取行动不能量力而行的人,各种武器就会飞来夺取他的性命。这三种情况的死,都不是命中注定的,是人自找的,身体节制,动静适宜,不让生命的天性受损,获得长寿不是合情合理吗?养身有五道:休整房屋,妥置卧具,节制饮食,这是养体的方法,备具五色,施设五采,描绘花纹,这是养眼的方法,熟煮五谷,烹调六畜,调和五味,这是养口的方法。和颜悦色,举止庄重,这是养志的方法。五个方面依次更替,好好使用,就是善于保养了。

视频推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