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宗医养生在线

中医解读非特异性阴道炎

2016-08-30 外阴炎
导 读

非特异性外阴炎又称细菌性阴道炎,是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易患的妇科疾病。因为涉及生活及身体隐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那么中医针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有什么治疗手段呢?

111
  日常生活中,女性常常会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或者没有临床炎症反应、也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加。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非特异性阴道炎中医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解读非特异性阴道炎

  中医的致病机制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肿痛,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肿”等病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急性阶段基本属于实证,主要是由于湿热下注于外阴所致,即所谓:“妇人阴痒,多由于湿热所化。”至于湿热的生成,又与肝、脾两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因为脾有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脾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导致水湿的积聚,日久则能化热,而形成湿热;肝有主疏泄的功能,对水液的运行具有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形成肝气郁滞,不仅能影响水液的运行而生湿,同时肝郁日久也能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因此,虽然同为湿热,但在生成的过程中又有脾湿化热和肝经湿热的区别。正是因为病机不同,故急性外阴炎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也同中有异。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慢性阶段基本属于虚证,主要为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因为肾开窍于二阴,肝肾不足,可使前阴失于营养,从而发生阴痒。

  辩证治疗


  根据对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候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脾湿下注型

  表现为阴部瘙痒、肿痛,难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缓等症状。治用健脾除湿止痒之法,可选用完带汤加减。

  肝经湿热型

  除见有阴部瘙痒、肿痛,甚至坐卧不安的主症外,外阴可有充血、灼热或糜烂溃疡,以及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治疗则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法,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肾阴亏型

  此类证型的表现为阴部瘙痒,外阴皮肤增厚、粗糙可有皲裂,伴见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治疗可用滋阴降火,养血活血之法,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111
111

网友提问

111

相关阅读

111

养生图集